最近接连两次有产品idea的时候发现市面上已经有做的非常好的产品了,顺便调研了一下这些创作人的故事,虽然感觉自己没得做了,但是还是会为这些好的产品而激动。
Good Suduku
前段时间因为Apple News中自带的数独应用而开始沉迷,每天有从易到难的三种题目可以做,做完之后感觉不够于是开始找有没有其他App,连续下载了几个感觉设计的都不是很好,最简单的草稿笔和填数的笔都很容易误触,看起来下载量也不低,瞬间感觉是一个机会也有些纳闷为什么这么古老的一个游戏竟然没有人做,一个国内的公司做了小程序,付费10元/月,但是体验明显感觉是程序员做的,似乎付费的人也不少。于是开始和GPT聊起来产品方案,聊的过程中说到设计感的时候GPT告诉了我一个已经做的很好的产品也就是这个Good Suduku,打开网页介绍就感觉挺不错的,很能抓住大家的痛点,于是开始尝试使用,使用过程不断感叹这就是我想做的产品。这个应用也挺有意思的点的是,App的名字直接把作者加上了,所以很容易找到创作人,是在NYC的一个游戏开发者,顺便看到了2025年做的一个采访,本人看起来还挺帅的哈哈,看的出来是认真做产品的人。主持人一开始也说了一个跟我一样的想法,都是在最开始入坑数独的时候发现市面上产品太差劲,想自己做一个然后就发现了这个产品,看了一下更新记录1.0之后版本似乎就没有做太大变更。
iNaturalist
很早之前用国内的App做植物识别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当时感觉好难用也没仔细看,前段时间有一个想法想做一个游戏化的植物识别软件,帮助用户了解身边的植物。结果这次也是跟GPT聊的时候发现了Seek By iNaturalist,基本功能也是探索周边然后拿勋章来激励。然后就开始调研创作者的故事,发现实际上原先是一个Ken-ichi Ueda的硕士毕业项目,之后变成了一个公司,和国家地理以及加州的机构一起合作,2023年开始变成一个独立的Non-profit组织,而这个创始人自我介绍里面也有GIS technician,说实在的这个项目确实也是一个location点的集合。
这个项目和形色确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项目,一个是抓住一个点进行创业,一个是做植物社区(美国人常见的Big vision),早期似乎就是大家上传,然后有人会帮忙辨认,从而积累了巨量的数据和图片库。看了一下24年底招聘了一个Senior Product Manager(不过也是要求eligible to work),重构了一个新的App。
加上国家地理官方背书,感觉似乎真的很难撼动的角色。创始人介绍看起来也是很有趣的一个人。
哎,AI发展的越来越快,一方面看到小红书上一堆做独立产品的人,一方面也感觉日常中比较好的点,似乎都有好的产品已经完成了。但是同样的内容大家还是前仆后继在做,而我总是想找一些有意思的创新点,确实很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