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这段时间深切的感觉到信息源对人的认知的塑造,每天看微博豆瓣的人很难跟每天看新闻联播的爸妈沟通戴口罩,每天看个体喜乐的人也很难和每天看强国理论的人沟通,而这种情况也随着个性化推荐的信息茧房愈加严重。所以想把自己看到的认同的喜欢的内容纪录下来,这些构造了现在的我,也许不久之后回头看会觉得有些可笑,但是只是一个私人纪录的话也无妨。

做一家叫多抓鱼的公司

猫助从2017年开始写的一个连载,很有意思

关于企业组织

2017-05-19 但在大部分的公司里,会发现明明应该形成「流」的工作,都被划成了「块」。相对独立的「块」,是一个组织沟通不畅的开始。这也是强「关系处理能力」的职场人取代强「问题解决能力」的专业人的源头。 如果你从未对上下游的工作有足够的理解,就会导致对组织内其它的「块」的印象产生异化,更无从全局的了解公司整体业务是如何协作的。一个公司里,产品对运营,运营对开发,开发对产品,在协作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异化标签,最直接来看,问题都出在组织上。

大厂螺丝钉

所以让「职业」产生意义的第一步,是你所在的「组织」可以保证大家的产出是有意义的。 因为制度是无法服务于创造的,制度只能服务于效率。 人,才是创造的主体。在一家创造型的公司里,由什么人组成,远远比用什么制度管理更重要。

企业的核心是人

回想我每次加入一家公司,都是对这家公司的整体发展预期十分乐观,也就是因为外部因素而加入。而每次离开一家公司,都是对这家公司内部的一些做法大失所望,具体来说就是对共事的人开始失望,也就是因为内部因素而离开。现在我常常反思,也许一开因为内部因素而加入,再因为外部因素而离开,才是更为明智的择业逻辑。

因为外部的因素进入,因为内部的因素离开

关于书

2017-07-06 例如实体书籍,生产装帧良好,内容隽永的书籍,这样的书有被长久的阅读的价值,定价也相对会更高,我们未来会以更高的定价去收购这类的书籍。这样实质上我们是促进了优质书籍被更好的销售,你不必再因高昂的定价而犹豫——你可以轻松的卖给多抓鱼,未来的若干个读者会和你一起分担。这样资源既不会被浪费,优质书的书籍也拓展了潜在的读者。

2017-10-14 多抓鱼选择做的是耐用消费品的循环。从大生意的角度来说,循环服务是我们的核心产品,也是我们的社会价值所在。

我一向认为只有孤独才能让人写成好作品。孤独让人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就会输出因为「对象不明确」而在表达上没有太多顾虑的完整作品。

与其说作者是在写书,不如说作者是在给未知其名的知己写信。一封不具名的信,随着书的发行寄出几千份,几万份,几百万份。竟然这么多人有共鸣,或者竟然有这么多人激烈地反对,应该是比版税更能支持作者的所在。阅读一本书时,我最常有的感受是:啊,作者竟然是这样思考的。

我想未来的书,至少应该在内容上做到三件事:可检索、可交互、可迭代。可检索:不只是一本书,而是整个书库的内容都可以被结构化地组织,从而具有更好的可寻性。可交互:基于原内容为载体,可以构建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更直观的沟通路径。让群体沟通变成原作品类似「批注」的参考内容。可迭代:这点对于教材理论类书籍尤为重要,不同的版次,应该在原介质上做出更新,这样可以确保各个版本迭代内容的可查与同源,也确保了过往版本的读者可以及时地同步。

但在经营多抓鱼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多抓鱼的销售是反过来的,在多抓鱼,先有需求,才有供给。我们是根据需求来计算供给量和价格的,所以保证了每一本书都可以高效的卖出。

关于社会价值

2018-03-07 第二个实感是:社会没有价值共识。这个表现在不用担心生存保障的超富阶层,广泛的共识竟然还是财产,而不是社会贡献。即便已经拥有一辈子花不完的钱,还是希望通过投机的方式获取更多利益。

2020-02-29 最近总有人说豆瓣的没落。好像只有做成头条,才是价值增值的唯一解。但我觉得豆瓣就是做花园的,宝贵的是直到现在花园还在那里,只是需要打理,不然确有沦为断壁颓垣的风险。但即便断壁颓垣,也总比在狮子林里种大葱的好。在我看来知乎倒是在自家花园里栽了不少葱,希望收成还不错。 “狮子林里种大葱”这个比喻哈哈哈哈

关于产品逻辑

2018-12-13 虽然一直被诟病在推广上很佛系,但的确我们只想获得属于我们的那部分顾客。 卖家省去了传统二手交易的繁琐,又能保留了看着自己的书籍再次流通的成就感。买家获得了标准化的质量和信用保证,很划算的拥有品质上成,价格透明的正版书籍,还偶有旧物夹带的惊喜。多抓鱼希望得到认可的是便捷、品质和人情味儿,而不只是单纯低价。

回答一位年轻朋友的提问

在公众号后台收到了一位南京大学年轻朋友的采访邀请,对方基本读过了所有关于我的报道和猫助广播的文章。比起常规的媒体采访,我觉得回答这样真诚的问题是更有意义的。

很多市场人其实都是在用企业的钱满足自己的创作梦想,但这种创作完全还不够独立作品的标准。就是不上不下,既不能创造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又希望标榜自己文艺青年的品位,觉得别人不懂欣赏。这种心态本来就是问题。不要这么喜欢给自己贴标签,仿佛学了某些专业就是弱势群体了。这是不是有点怨天尤人呢?说实在的,不会就去学咯。没有人在意你是什么背景,关键是你能做什么?

但是算得上独立作品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不被社会认可和自己的作品是否够标准一样吗?

其实人活着只能为自己做事,你做的事都是你自己的收获,也许钱是别人挣了(以现在大部分企业的情况其实也没挣),但 Reputation 是你自己的,Reputation 不能简单的翻译成名誉,而是由你的行为而引发的信任和尊重。我觉得这是生意场最宝贵的个人财富。我很迟钝,但也幸好 25 岁之后明白了这个道理,不然可能也会变成一个心如死灰的中年人。不过也可能每个人到了年纪都是会明白的。

Q : 多抓鱼这件事,是否使你对未来人生的轨迹有了更多确定性(愿意长久地继续沿着当前轨迹行驶)?会因为是「自己由衷想做的事」,而觉得人生和事业之间的关系改变了吗?

A : 这个想法和我太不一样了。我的人生一直追求的是不确定性。最好是不要知道将会死在哪里。我甚至到现在还在想未来有可能星际移民呢。人生真正确定的只有死亡啊。虽然大家都知道人会死,但其实很少人真正深刻的了解这一点。一旦你了解了这一点,我觉得你也会追求不确定性的

我想做的事真的蛮多的,不过就是要一件一件来。先把核心的服务做好,就等于种下种子,然后多多浇水,看能长出什么吧。我觉得现在多抓鱼的品牌基础,系统基础,用户基础,是可以承载非常丰富的想象的。我们的品牌接近什么?我们的用户想要什么?我们的系统能够复制什么?认真去想,你就明白了多抓鱼的边界其实很远。但是能否触达这个边界,就有足够的不确定性。说白了想做企业家的人,多少都有冒险的情怀,在冒险的旅程里面挑战一切的未知,这是乐趣的根源呀。

我说就像这样,有一个属于我自己的角落,有咖啡,有书,有音乐。我就足够了。在哪都能生活。

现实不会奖励谁也不会惩罚谁。现实就是现实,它是个客体,等着我们去慢慢发现它的规则和全貌。事实上我们最后能得到的结论也无非是:现实和我想的一样,或者现实和我想的不一样。不一样就不一样嘛,起码你获得了关于现实的知识。

所以不是理想主义结束,而是认清本身的现实而已

那天我认真想了想被现实打击这个问题,如果你做好了准备去和现实世界发生大量的交互,那你就不要玻璃心。一个人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被诋毁,被不看好,被打击,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你什么都没做,你根本都不会得到这些诋毁。另一个角度,普通人的一生,能被一个不相关的人真心关注和喜爱,就已经很棒了。而现在有那么多素昧平生的人支持你,喜欢你,这是你需要背负的幸运。已经这么幸运了,还要因为现实有些和自己想得不一样而闹脾气,这是不是太公主病了?我觉得这个心态的转变,也是自我走向成熟的标志吧。

人生就是一头牛不断被锤的过程。但只要没有散架,你就朝着世界上最好吃的牛肉丸更近了一步。前半句是王小波说的,后半句是牛肉火锅爱好者猫助说的。

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在这个人生中第一次旅途中的一个人的除夕夜,坚强的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一滴孤独的眼泪。我突然陷入对未来无限的恐惧之中,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来自世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我回家过春节的几率会越来越小。今天这个旅途中孤独的除夕夜不过是一个开始。在家庭和自由之间,我是否应该重新作出选择呢?那一刻,我差一点动摇了

第二天一早,我搭上飞机,飞往西安,再转乌鲁木齐。一个人前往南疆的喀什。有了第一年的经历,第二年(2016)春节,我一个人在南疆喀什过除夕,孤独感就没那么强烈了。去年(2017),我一个人在国外。除夕夜几乎毫无感觉。学者刘瑜说得对:“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成长就是不断妥协

但你看自由两个字,长得就条条框框规规矩矩的,像是两个装起一切幻想的笼子。

我为什么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一般来说听者都会对这个答案很满意,话题也就可以结束了。但是有的时候我会忍不住多问一句对方:你有没有觉得这件事很可怕? 我所指的并不是关于隐私权之类的陈词滥调,而是 Cass Sunstein 在 Republic.com 这本书里谈论过的那个话题:让每个人只看到为他的偏好所定制的世界,会不会导致社会的分崩离析?他的论点是:社会的整体自由依赖于一个公共的讨论平台的存在。对每个人来说,他们都需要在这个公共的环境里接受别人的讯息,这些声音也许刺耳,也许粗糙,但是这个彼此磨砺的过程是维系社会的必要条件。在传统社会里,尽管每个人的观念不同,但大家看到的世界至少还是同一个模样,这逼着大家学会忍耐这个世界里和自己的观念不符的部分。而一旦每个人可以定制自己的视野,他就会放弃倾听、宽容和讨论的责任,只是躲在自己的天地里任性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声音。长此以往,每个人都会沿着自己的方向走向极端,他把这个过程称之为社会的极化(group polarization)。

做事情的信心

我加入公司后不久,在和第一任老板的一次谈话里问他:「你觉得我手头的这个项目里,我能学到的最 transferable 的东西是什么?」 他说:「我待过许多 team,做过的 project 彼此天差地别。老实说,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 transferable 的。如果你在一个项目里真正能够获得什么的话,可能只不过是你对你自己能把一件事情做到多好的自信心而已。」

信小呆的2019:成为中国锦鲤,我就有好运气了吗?

本来想去萤火虫洞,但那里禁止拍摄视频,没法为vlog积累素材,于是没去。

中奖时,我有五六万的积蓄。最初我以为奖品能让我免费旅行很久,后来发现需要自己负担不少费用,那些积蓄根本不值一提。

旅行博主必须呈现美好,即便有时候不那么真实,广告主不会喜欢每天丧里丧气的博主。我一直试图在这真假中间找到一种平衡,尽量表达真实的我。

当踏上阿拉斯加这片土地,看着山上的积雪融化汇到山脚下成为河流,草木毫无规则的野蛮生长,仿佛在那一刻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了些许的共鸣,想要回归自然去了解真正的自由的模样,想要人生为了体验而活。我提到这部电影,其实是想在微博寻求共鸣,但是我发现根本寻求不到。大家都以为我说的是李奥纳多演的那部《荒野猎人》。

多抓鱼的新尝试~ 与出版社一起再版一直缺货的书

配合着《阅读的故事》这本书的访谈

  1. 遭遇过书荒吗?如何发现自己想读的书? 淡豹:去看自己喜欢的作家引用的作家、效仿的作家、最近正在阅读的作家。书评、后记、脚注、随笔、创作谈与访谈在这时就很有用。慢慢能按图索骥,建立起自己的世界。 蒋方舟:从来没有。你想读的下一本书一定蕴含在正在读的这本书里。 猫助:没关系,人不是计算机,人是有直觉的。我相信经历的一切都会在适当的时机浮现。

我们正在丧失书写和表达的能力

书写与理解,并不在于书写出了何种道理,进而因为这个道理证明一种理解。若如此的话,大多数人都能告诉你,这个道理他懂,这些道理他读过千百遍,在他的脑子里想得巧夺天工,雕梁画栋了。但为何没写呢?还是因为其实并不理解。书写与理解,更系于书写的行为,当一个人真正下笔,花费他的脑力和精力来涂抹时,他就真的理解了。所以,一个今天谈起“感情之空虚”的社恐,恐怕并不比他年轻为他人书写情书时,更理解感情。谁说人对事物的理解必然越来越深呢?谁又说我们这个时代对事物的理解必然比之前的时代更深呢? 我很明白,在现代敢于说自己在进行一种“表率”是很困难的,我本应该谦卑地低下头说: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